發布時間:2015-01-31 共3頁
一、總體情況:變化不大。
二、無變化的科目:
《中藥學》
《方劑學》
《中醫外科學》
《中醫婦科學》
《中醫兒科學》
《針灸學》
《傳染病學》
三、有變化的科目,分別概括說明:
《中醫基礎理論》
增加了一些古文典籍中的原話,此項要特別注意,2015年考試可能會增加對于古醫籍原文的考查。
《中醫診斷學》
有增有減,但是增減都并不大。
《中醫內科學》
整個科目下來一共刪除了兩句話,此種變化基本可以無視。
《診斷學基礎》
主要變化就是內容的增加,但是也不多。比如原來3條的內容增加到5條,比如問診部分增加了一些舉例等。
《內科學》
主要變化也是內容的增加,增加的內容很少,全部算下來也就是幾句話的增量。有一些數值的變化,此種細節要注意。
《醫學倫理學》與《衛生法規》
增加了一小部分內容,具體可以參照下面的表格。
2015年中醫助理醫師教材對應情況
對應2015年教材頁數 |
增加內容 |
刪減內容 |
調整內容 |
對應2014年教材頁數 |
|
||||
中醫基礎理論 |
||||
對應2015年教材頁數 |
增加內容 |
刪減內容 |
調整內容 |
對應2014年教材頁數 |
4 |
1.精氣是構成宇宙的本原 |
|
|
4 |
5 |
4.精氣是天地萬物相關聯系的中介 |
|
|
5 |
6 |
|
即屬陽的事物可以轉化為屬陰的事物,屬陰的事物可以轉化為屬陽的事物。陰陽轉化是陰陽運動的又一基本形式。 |
陰陽互藏是陰陽雙方交感和的動力根源 |
6 |
7 |
|
中醫診斷疾病的過程包括診察疾病和辨識證候兩個方面。“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陰陽學說用于疾病的診斷,主要包括分析四診所收集的資料和概括各種證候的陰陽屬性兩個方面。 |
|
7 |
8 |
如以“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及“冬病夏治,夏病冬養”之法,調養“能夏不能冬”“能冬不能夏”之人。 |
只有分清陰陽,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質,做到執簡馭繁。 |
|
|
11 |
|
|
(3)說明五臟之間的生理聯系 |
11 |
13 |
|
|
心、脈、血三者密切相連,構成一個血液循環系統。血液在脈中正常運行,必須以心氣充沛,血液充盈,脈道通利為基本條件。其中心臟的正常搏動,起著主導作用。 |
13 |
13 |
|
|
(3)藏神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