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中醫、中西醫結合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內容與方式:
1、考試內容
第一站考試:辨證論治
提供一個病例資料,要求考生依據所提供的中醫四診等臨床資料,進行中醫辨證分析(病因、病機、病位、病性等),類證鑒別(僅限中醫執業考生),完成中醫診斷、治法、方劑名稱、具體的藥物處方(藥物,劑量、煎服法等),針對病情,提出中醫預防、調護方面的措施與注意事項;中西醫結合考生還要完成西醫診斷依據、西醫疾病診斷、鑒別診斷及西醫診療計劃等測試內容。
辨證論治考試評分項目的設置,根據每年命題情況合理調整。
第二站考試:基本操作
(1)中醫臨床技術操作
(2)西醫內科體格檢查(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不測試此項目)
(3)西醫臨床技術操作(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不測試此項目)
第三站考試:臨床答辯
(1)中醫臨床問題答辯
測試中醫問診技術有關問題
測試其他中醫臨床問題
(2)西醫臨床問題答辯
測試西醫臨床問題(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不測試此項目)
(3)輔助檢查結果臨床判讀(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不測試此項目)
2、考試方式
考生在指定考試地點分別隨機抽取題號后完成各站考試。
第一站考試:辨證論治
在統一的答題卡上完成書面辨證論治。
第二站考試:基本操作
(1)中醫臨床技術操作
針灸穴位體表定位:同性別考生相互操作;
針灸、拔罐、推拿等臨床技術操作:敘述并現場實際操作;
中醫望、聞、切診技術的操作:敘述或現場實際操作。
(2)西醫內科體格檢查:由同性別考生相互操作;
(3)西醫基本操作:敘述并現場實際操作。
第三站考試:臨床答辯
依據考生隨機抽取的試題,現場問答所測試的問題。
中醫臨床問題答辯:現場口試
西醫臨床問題答辯:現場口試
輔助檢查結果臨床判讀:現場口試
3、考試題量
辨證論治:1道試題
基本操作:4道試題(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3道試題)
臨床答辯:4道試題 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4、考試分數
總計100分。其中:
第一站考試:40分
第二站考試:30分(中西醫結合人員25分)
第三站考試:30分(中西醫結合人員35分)
5、考試時間
總計90分鐘。其中:
第一站考試:60分鐘
第二站考試:15分鐘
第三站考試:15分鐘
6、合格標準
每考生必須完成1~3站考試;
考試總分為100分,達到60分為考試合格。
中醫、中西醫結合醫師資格實踐技能各站考試項目設置與有關內容一覽表:
站 次 |
具有規定學歷人員 (中醫執業、助理) |
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 (中醫執業、助理) |
中西醫結合人員 (執業、助理) |
||||||||||
考試 內容 |
考試 分數 |
考試 方法 |
考試 時間 |
考試 內容 |
考試分數 | 考試 方法 |
考試 時間 |
考試 內容 |
考試 分數 |
考試 方法 |
考試 時間 |
||
一 | 辨證 論治 |
40 | 筆試 | 60 分鐘 |
辨證 論治 |
40 | 筆試 | 60 分鐘 |
辨證 論治 |
40 | 筆試 | 60 分鐘 |
|
二 | 中醫 操作 |
10 | 實際 操作 |
15 分鐘 |
中醫 操作 |
10 | 實際 操作 |
15 分鐘 |
中醫 操作 |
10 | 實際 操作 |
15 分鐘 |
|
中醫 操作 |
10 | 中醫 操作 |
10 | 體格 檢查 |
5 | 考生 互查 |
|||||||
中醫 操作 |
10 | ||||||||||||
體格 檢查 |
5 | ||||||||||||
體格 檢查 |
5 | 考生 互查 |
體格 檢查 |
// | |||||||||
西醫 操作 |
5 | 實際 操作 |
西醫 操作 |
// | 西醫 操作 |
5 | 實際 操作 |
||||||
三 | 中醫問診答辯 | 8 | 現場 口試 |
15 分鐘 |
中醫問診答辯 | 8 | 現場口試 | 15 分鐘 |
中醫問診答辯 | 10 | 現場 口試 |
15 分鐘 |
|
中醫 答辯 |
8 | 中醫 答辯 |
8 | 中醫 答辯 |
10 | ||||||||
中醫 答辯 |
8 | ||||||||||||
雙重診斷答辯 | 8 | 中醫 答辯 |
6 | 西醫 答辯 |
8 | ||||||||
西醫答辯或臨床判讀 | 6 | 西醫答辯或臨床判讀 | // | 臨床 判讀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