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11-26 共1頁
第一章 組織和細胞損傷
A型題
28、29.答案:C、D
評析:
本題考點:細胞和組織的變性惡性高血壓的細動脈壁可發生纖維素樣壞死;粘液樣變性可見于間葉性腫瘤、急性風濕病時的血管壁、動脈粥樣硬化的血管壁。而細動脈的玻璃樣變常見于良性高血壓病的細動脈。
30、31.答案:C
評析:
本題考點:壞死的類型重型病毒性肝炎時,肝細胞的變性不明顯,胞核固縮、溶解、消失,最后細胞解體,稱為溶解性壞死;腦由于富含脂質,發生的壞死一般是液化性壞死。
C型題
32、33.答案:C、A
評析:
本題考點:壞死的類型病毒性肝炎為變質性炎癥,可出現凝固性壞死和液化性壞死;脾梗死時僅出現凝固性壞死。
34、35.答案:B、B
評析:
本題考點:變性的類型粘液樣變性和淀粉樣變性的異常物質均在細胞間質內沉積,細胞內的物質沉積常見于脂肪變性和細胞內的玻璃樣變。
36、37.答案:C、C
評析:
本題考點:血栓和鈣化對機體的影響轉移性鈣化可使鈣化的組織、細胞功能喪失;血管壁鈣化可使血管失去彈性變脆,容易破裂出血;而結核病灶的鈣化則有可能使其中的結核菌逐漸失去活力,減少復發的危險。血栓對機體的影響也是兩方面的,一方面,血栓形成能對破裂的血管起堵塞破裂口的作用,阻止出血,另一方面,血栓可阻塞血管,引起局部器官的缺血壞死,機化后還可引起心瓣膜的變形。
X型題
38.答案:ABC
評析:
本題考點:壞疽壞疽是組織壞死繼發腐敗菌感染而發生的,分干性和濕性兩大類。濕性壞疽多發生在與外界相通連的內臟,如腸、子宮、肺等,下肢在靜脈回流受阻時也可發生濕性壞疽。
39.答案:ABCD
評析:
本題考點:萎縮的形態表現萎縮細胞胞漿內的細胞器大量退化,因而線粒體和內質網減少,但溶酶體增多,吞噬自身物質形成許多自噬泡。
40.答案:BCD
評析:
本題考點:細胞損傷的可復性核碎裂屬于細胞壞死的表現,因而不具有可復性,其他三種表現均屬于變性的表現,是可復的。
41.答案:ABCD
評析:
本題考點:纖維素樣壞死纖維素樣變性、纖維素樣壞死和纖維蛋白樣壞死均是同一種病變,主要常見于腎移植排斥反應、急性風濕病、惡性高血壓、系統性紅斑狼瘡及結節性動脈周圍炎等疾病中。
42.答案:ABCD
評析:
本題考點:營養不良性鈣化營養不良性鈣化比較常見,是變性壞死組織或異物的鈣鹽沉積,如結核病灶、脂肪壞死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的變性壞死區、壞死的寄生蟲蟲體、蟲卵及其他異物。
43.答案:ABC
評析:
本題考點:化生化生發生于兩種相似的組織之間,氣管、支氣管粘膜上皮、宮頸腺上皮細胞、膽囊粘腺上皮均可化生為鱗狀上皮,而胃粘膜上皮常化生為腸上皮。
44.答案:ABCD
評析:
本題考點:萎縮的形態改變萎縮是指發育正常的實質細胞、組織或器官的體積縮小,可以伴發細胞數量的減少,萎縮細胞的胞漿內有大量未能被溶酶體降解、富含磷脂的殘體積聚,又稱為脂褐素,常見于心肌、肝細胞和神經節細胞。
45.答案:CD
評析:
本題考點:壞死的類型固縮壞死常表現為單個細胞壞死或小灶狀壞死,局灶性胞漿壞死是單個細胞的某一部位發生壞死。液化性壞死和凝固性壞死屬于片狀細胞的壞死。
46.答案:BD
評析:
本題考點:細胞壞死嗜酸性小體和凋落小體均屬于壞死的形態變化,而細胞內玻璃樣小體、Mallory小體屬于細胞變性的形態變化。
47.答案:AB
評析:
本題考點:細胞損傷時溶酶體的變化在某些病理情況下,一些內源性或外源性物質可在溶酶體內貯積,使溶酶體增大和數目增多,有時細胞功能增強,在電鏡下可見載有蛋白質的增大的溶酶體。